我國包裝機械發展令人歡欣鼓舞背后的隱隱作痛
近年來,我國包裝產業的發展速度著實令人歡欣鼓舞,但透過現象感受本質,一種潛在的隱隱之痛卻不禁讓人為之惜惋動容,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阻礙著該產業的發展?未來國內包裝產業的出路究竟在何方?目前國內包裝產業的的問題做出了以下三點總結:
包裝行業的無序競爭阻礙了產業的進步,業務‘創新’讓其自身陷入了誤區。就瓦楞包裝行業而言,我國獨有的‘集中制板,分散制箱’的全新合作方式在前幾年被主流媒體和業內專家吹捧的神乎其神,似乎只有這種方式才能拯救中國的紙箱行業,但幾年下來整個行業已深受其傷,這種方式降低了紙箱后序加工的準入門檻,致使行業競爭無序,產業創新乏力,一些有規模、有實力的包裝企業因為利潤降低、競爭激烈而黯然退出或茍延殘喘,從而阻礙了行業的重組和產業升級。
包裝機械一直模仿,從無超越。包裝機械尤其是瓦楞包裝行業,從單機到單面機,再到大型生產線,無外乎模仿與照搬,外表形似,但內在質量始終是國產設備的軟肋。國產設備的性價比適應了大部分的客戶使用要求,但高端機型一直讓位與歐美,原創性更差。
國家產業政策及標準調整不及時、層級偏低成了限制行業發展的桎梏??匆豢礆W盟是如何引導技術進步的,拿汽車行業來說,歐盟從歐I到歐II、一直到歐IV,密切追蹤行業最新技術,并在行業最新技術未完全普及之前已制定了一套嚴格的排放標準,責令企業及民間創新,所以催生了歐盟的技術領先,也就形成了歐盟向全球輸出標準的獨特現象。
以上幾點原因,致使整個國內的包裝產業處于無序、低等級的競爭階段,如果從根本上沒有改觀,不搞創新、求實,我國的包裝產業將會有很長的路要走。
我國的“三農”問題將作為今后較長時間的工作重點,而解決農民致富的一條重要途徑便是農副產品資源的綜合利用、加工,就地增值,這就為食品和包裝機械提供了新的市場發展機遇,市場需求旺盛的食品和包裝機械:
一、淀粉加工食品機械,包括麥、米、豆、谷類干法及濕法加工的玉米、薯類淀粉及其綜合利用設備,市場需求量將超過500億元。
二、水果、蔬菜加工及綜合利用機械,如果能將量再提高10%,即年加工為5500萬噸,大約需增加年加工能力為20萬噸的生產線250條,市場對食品機械的需求量將達到150億元。
三、肉類加工食品機械。隨著肉類食品產業的發展,肉類深加工的比例在不斷增加,新的肉類加工廠也在不斷涌現,企業就需要投入大量的加工設備。
四、水產品加工設備,如按增加10%的深加工量約為470萬噸,約需增加設備投資200億元。
據尚普咨詢發布的《2012-2016年中國食品包裝機械行業市場分析及投資價值預測報告》顯示,目前國內一些較新的技術對東南亞市場、俄羅斯市場、中東及非洲市場都是未來幾年的適用技術及設備,出口前景看好。
發布時間:2013-8-26 9:07:13